增強積極性的行動

作者在 Canva 中創作

我之前的文章 心態很重要:積極的心態,積極的人生!是關於調整正確的心態。而這篇文章,我將重點放在行動上。

 

了解我們的需求



我想讓讀者留意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 1943 年提出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需求時,我們就可以採取行動來提高我們的幸福感和福祉。

 

人類是複雜的。我們需要滿足我們的基本需求(生理和安全),這對我們的生存非常重要。在滿足了我們的基本需求後,我們可以專注於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從而帶來更多的滿足感。愛和歸屬感是情感和人際需求,會帶來與人連結及得到支持的感覺。尊重需求與自我價值、成就和尊重有關。自我實現,即實現一個人的潛力,是需求層次的頂峰,比較少人渴望追求這一點,通常是因為人們必須先滿足更基本的需求。

 

保持健康

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吃健康的食物、運動以及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對我們的福祉至關重要。然而,有時當我們專注於實現目標時,我們便把健康放得不太重要。值得記住的是,沒有良好的健康,我們就無法實現和維持我們的目標。健康的身體會帶來幸福的生活,但這需要我們有意識的努力。我建議人們將運動、接觸陽光和大自然納入每週的生活中。如果不喜歡運動,到大自然散步及呼吸新鮮空氣也是有益處的。健康的身體會帶給您能量去追求目標,保持動力,在面對逆境時,便能夠更好地度過難關。


財務穩定

為了支持所有基本的需求,穩定的收入是財務健康的基石。努力工作和明智的職業選擇對於收入增長至關重要,加上自律和投資組合來確保一定程度上的財務舒適是重要方向。有些人渴望追隨自己的熱情或使收入來源多樣化,除了主要職業之外還創辦副業。

 

增進關係-以你希望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對待別人

為了獲得他人的善意、公平和尊重,你必須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們。如果你不禮貌或不尊重地對待別人,人們往往會迴避你或無禮地回應。當你善待別人時,你的生活會更幸福。

 

正向的關係是 PERMA[1] 幸福五元素模型的其中一個關鍵要素,對於一個人的幸福和福祉至關重要。強大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真實性可以幫助您建立真誠的關係,帶來更幸福的生活。傲慢、不體貼、不尊重他人的性格會阻礙建立正面的關係。

 

快樂是會傳染的

記得微笑多些。當你快樂時,你會影響四周的氛圍並提升四周的人的情緒。相反,如果你釋放負面情緒,你的環境就會充滿負能量。一個快樂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會更受歡迎並吸引積極性。

 

學習如何愛別人

知道如何愛別人有助於贏得愛。由於每個人對愛的理解不同,將對自己重要的東西應用於他人可能對他們來說並不意味著愛。了解他人的需求意味著我們可以採取相關行動並產生正面影響。

例如,我們的孩子更喜歡我們的存在而不是禮物 他們希望我們參加他們的學校表演並一起慶祝里程碑。因此,我們應該騰出時間進行共同活動,並將他們放在優先位置。

 

愛必須用言語來表達,並且要言行一致。心中的愛,如果不傳遞任何訊息和行動,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別人不知道,也感受不到。

 

探索和理解他人的觀點

表現出同理心對於健康的關係非常重要。傾聽理解是重要的第一步,提出相關問題、表達同意並用類似的詞語解釋以及給予友善的接觸都會有所幫助。透過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們可以經歷不同的視角。

 

鍛鍊自愛並選擇正確的人

自愛對於維持長期的關係是必要的。一個人必須先懂得如何愛自己,然後才能愛別人。設定界限並擺脫消極關係有利於創造內心的平靜。難相處的人總是會給你上一課,但你必須學懂,然後繼續前進。

 

與真誠、善良、尊重和積極的人在一起,避開那些抱怨並耗盡你精力的人。正面的人會為你的生活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珍惜正面的人,不要認為一切是理所當然的。

 

為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

了解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在做重要的人生決定時,花多些時間思考。收集資料,比較利弊,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經過深思熟慮後,就是為實現目標而付出努力。沒有最理想的情況,只是關於無悔。

 

解決負面情緒

專注於正面的視角,並不能保護我們免受生活中的悲傷、創傷、失落和其他可能折磨我們的困難。我們不能忽視自己的感受;自我接納是重要的;我們必須接受自己的軟弱,並耐心等待我們的心靈得到治癒。我們可能需要與我們信任的人(朋友、家人、治療師或人生教練)交談,或者休息一下,讓我們的身心得到休息並逐漸恢復,而不是專注於立即採取改善的行動。即使經過有意義的休息,悲傷和痛苦也可能會持續存在一段時間才消失。然而,生活還得繼續,我們必須逐漸回到新常態,接受改變。透過不過度關注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將精力集中在我們的職業、業務、健康、個人成長、人際關係或熱情上。 接受生活不可能完美的事實是有幫助的。

 

我建議採用兩種方法來減少過度思考:

  1. 當你想停止思考某件事情時,你可以不斷從1數到7,直到你成功地將你的大腦轉移到其他事情上,
  2. 透過深呼吸來啟動冥想狀態,並專注於吸氣和呼氣,這將有助於重置您的大腦。

 

「少即是多」的概念

「少即是多」提倡簡單和極簡主義,為我們的生活創造沒有複雜性的空間。原則是強調簡單,注重本質元素,避免不必要的複雜。這項原則強調了品質優先於數量的重要性。

 

擁有越來越多財產並追求奢華的生活可能會讓人筋疲力盡。擁有較少的財產但珍惜它們比累積剩餘更好。這項原則傳達了這樣一個概念:減少雜亂、干擾和不必要的元素可以帶來更有意義、更充實的存在。

 

個人可以考慮丟掉、捐贈和出售不需要的東西,這樣可以保留更多空間並節省時間。漸漸地,你會發現,擁有較少物品的生活也可以是充實而舒適的。

 

生活是關於平衡的;個人應該不斷地追求自己的平衡,審查優先事項並重新分配時間和精力。雖然我們的滿足感來自於我們的努力工作和實現目標,但永遠不夠的心態可能會導致身心疲憊。為了追求更多財富而犧牲健康或家庭時間可能最終會證明是毫無意義的。

 

順其自然

我們的失望和沮喪源自於我們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異。我們控制結果的慾望越強烈,就越有可能遭遇失望,甚至產生失敗感和無力感。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應該設定目標及著手實現它們。但我們應該專注於我們能夠控制和影響的事情,並準備好應對未能達到我們期望的結果。

 

一旦我們接受某些方面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我們就會變得更快樂、更放鬆。有時,驚喜可能會出現。


培養熱情

當你專注於自己的熱情時,你不會感覺到時間的流逝。我同意日本的生活方式 “IKIGAI” 的建議,它提倡人們培養熱情。它可以是你最喜歡的運動、藝術、音樂、舞蹈、園藝、烘焙,或任何你喜歡花時間做的事情。為了不感到無聊,我培養了很多愛好,如旅行、攝影、製作專輯、閱讀、學習、寫作、滑雪和行山。

 

追求個人成長

我們在生活上的許多方面都不能完全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例如職業、商業、財務和人際關係。我們可以努力追求好的結果並抱著最好的希望,但沒有什麼是可以保證的。

 

個人成長則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比如學習領域的選擇,以及學習的闊度和深度。它涉及投入時間和付出努力,這將在知識、觀點、信心和韌性方面帶來顯著的好處。這是一個富有成效、令人滿意和充實的過程。

 

在花了廿多年時間豐富我在宏觀經濟和金融方面的知識後,我正在拓展在教練和心理學領域的視野。我感受到知識的豐富和加深,這種追求將成為我一生的目標。

 

追求人生的目的和意義

自我實現,即是個人潛力的實現和能力的充分發展,是馬斯洛 (Maslow’s) 需求層次的頂峰,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追求。中國著名哲學家孔子說過“五十而知天命”,有些人到了差不多五十歲時,便知道自己人生的目的。確定你的目標並能夠追求它將為你的人生旅程中增添意義,並成為滿足的來源。

 

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我的目的是幫助和支持人們。我的目標是對個人產生正面的影響,並希望產生漣漪效應,傳播給更多的人。我鼓勵個人應該追隨自己的內心去追求自己渴望的東西。我們只生存一次,能夠鼓起勇氣去追求夢想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讀者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心態很重要:積極的心態,積極的人生

 

Winner Lee

人生教練、導師、作者

原文在2024  12 月2 發表LinkedIn。

https://lnkd.in/eWt3kcmZ



[1] PERMA 幸福五元素模型由 Martin Seligman 博士提倡,該模型確定了有助於幸福的五個要素,它們包括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心投入Engagement、正向人際關係Positive Relationships、人生意義Meaning以及成就感Accomplishments,這是真正幸福和福祉的元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