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批評

 

作者在 Canva 中創作

區分建設性和破壞性批評

每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曾經遭遇過批評。有時我們在乎,有時則不在乎。這取決於這個批評來自誰以及它是否困擾我們。有時,我們可能會感到不安或受傷害,甚至可能損害我們的信心。然而,重要的是,建設性的評論對於個人發展是正面的。因此,我們需要區分批評是建設性還是破壞性的。

 

建設性的批評

意圖是重要的。如果批評是來自我們的父母、上司、導師或好朋友,他們通常是為了幫助我們進步,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我們可以與他們討論,了解他們的觀點,探究他們的理由並解釋我們的觀點。我們應該專注於發掘他們提出有價值的觀點。

 

如果他們的觀點是有道理,我們便應該客觀地審視,並專注於學習和改進。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情,但總會有進步的空間。我們可以從錯誤中學習,並防止以後出現類似的問題。我們不應該關注他們如何傳達訊息,而是專注於內容並應該避免徘徊於他們的批評而引發的尷尬或不舒服的感覺。

 

可靠的來源。如果評論是由專業人士或我們的榜樣提出的,他們的影響力會更大,因為我們往往更容易接受他們的意見,因此更願意作出改變。

 

意見並不是事實。雖然有些評論是主觀的,但仍然是有其價值。人們有著不同的喜好、風格或品味,所以沒有絕對的好壞或對錯。我們可以傾聽別人的觀點,並將有效的觀點納入我們未來的行動中。事實上,大多數人只了解部分情況;我們才是做出最終做決定並對結果負責的人。因此,我們應對評論進行評估和分析,避免不相關的意見影響我們的方向及信心。

 

別把它當成是針對你個人的言論。當我們變得成熟和自信時,我們應該對批評不那麼敏感。如果我們反應過度並對評論採取防禦態度,人們可能不會向我們提供任何意見。在我的職涯發展過程中,我一直很感激我的上司和同事花時間給我建議和意見,因為我知道他們的目的是幫助我成長和進步。

 

破壞性批評

與建設性評論相反,破壞性批評是指過於消極、嚴厲或沒有建設性的言論。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不體諒的人對我們做出不公道的判斷,甚至是人身攻擊。破壞性批評會傷害我們的自尊和信心,導致痛苦或憤怒,並使我們失去動力。我們最好忽略這些言論。

 

若我們感到沮喪是正常的,但我們不應該讓這些負面情緒長期折磨自己。為了專注於我們可以控制的事情,我們應該將注意力和精力轉移到我們應該採取的積極和建設性的行動上。應該避免與有傷害性的人交往,以保護我們的身心健康。設定明確的界線來保護我們內心的平靜是有必要的。

 

過度思考破壞性的言論可能會導致焦慮或憂鬱。向輔導員、治療師或人生教練尋求專業協助可以幫助找到出路。

 

轉向積極和建設性的心態

創作一些東西或管理一個項目總是充滿挑戰的,我們希望我們的努力得到認可。如果情況允許,請儘早尋求建議及意見,以獲得更好的視角,並預留時間和空間來調整。

 

透過自我反思從錯誤中學習對於個人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有效的方法至關重要。

 

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錯誤上,會導致自責和沮喪,不如退後一步,獲得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平衡及冷靜的觀點。建設性反思法包括三個步驟:

 

1. 認可自我價值:承認自己做得好的事情,認可自己的成就和正面的貢獻,對於強化自我價值及為未來的成長奠定基礎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肯定會對我們的信心產生正面的影響。

 

2. 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找出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後探索根本原因並了解可以在那些方面提高技能或知識。糾纏於錯誤可能會自我破壞並損害信心。專注於從經驗中學習並探索成長機會才是正確的做法。

 

 3. 規劃未來的行動:設定明確的目標和策略是積極而有力量的。它有助於將注意力從自責轉移到自我糾正和改進。

調整我們的期望

當我們做得好時,我們希望得到讚揚和認可。但是,我們的失望往往來自於我們的期望。如果,我們將期望設定置為零是有幫助的;這樣,當我們聽到不贊同或不同意見時,我們就會更容易接受。

 

我被批評的經歷

當我在法國巴黎銀行擔任亞洲股票和衍生工具策略師時,我與許多聰明而勤奮的人一起工作。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人們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很高的要求。我總是因為我的英語和市場預測而受到批評。人們批評我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作為一個在香港出生和長大的人,我感到失望,因為我永遠沒可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這對我來說是不公道的評論)。我承認英語是我的弱勢,但我的優勢是我的雙語大腦(我可以讀寫中文)及強大的分析能力。透過專注於內容並採取建設性行動,我不斷努力提高我的英語水平並做好我的工作。由於我的努力工作及卓越的分析能力,這也贏了許多客戶和同事的尊重。確實,憑著我在法國銀行17年的經驗,我已經適應了法國人的文化。他們比較直接;因此,從正面的角度來看,當他們稱讚我時,我知道他們是認真的。我的前老闆也告訴我,他的法國口音也受到了許多批評。我亦鼓勵他,並告訴他如果他是個無名小卒,就沒有人會浪費時間攻擊他了。現實情況是,我們的團隊經常向全球跨資產團隊發佈投資策略和市場評論,而市場觀點卻是經常受到爭議的。事實上,當一個人處於眾人的目光下,必然會遇到建設性或是破壞性的批評。我經常為亞洲股票市場建議投資策略並作出市場預測。我總是遇到不同的意見;這其實是與市場參與者的各種相互矛盾的因素一致的。因此,在我們的投資策略中,會聽到不同的意見是正常不過的事。我會用更多支持性的論點來詳細解釋我們的方案。 另一方面,傾聽他們的觀點亦有助於確保我們沒有錯過任何的觀點。謙虛是我與生俱來的特質,開放的心態是我的學習之道。

 

我的市場預測決策是根據多個參數來分析的。當市場情緒極度看漲或看跌時,我喜歡作出相反的投資建議。我審視了許多金融和流動性的參數來衡量市場極端的情況。大多數人在劇烈調整併觸底危機後變得極度悲觀,而我反而會做出了看漲的判斷,那時大部份人都會不同意我的策略。畢竟,大部分負面因素已經被消化,當股票的估值變得吸引時,傳統基金和長期投資者就會開始吸納;如果出現任何意外的利好消息時,對沖基金便會補回其空倉。偶爾,當我進行重要的投資建議並得到銷售員和客戶的認可時,我會感到強烈的滿足感。

 

給年輕一代的建議

事實上,培養成長心態和對批評採取積極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傾聽和尊重不同的批評或意見並不意味著你必須盲目地跟隨它們。你只需要將更多觀點和有效觀點納入你的思考和分析過程便可。你必須大膽做決定,因為你要為你的決定及其後果負責。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面對批評也許會感到很大的壓力;然而,別人說什麼是你無法控制的。你只能盡力做出高品質的工作。我提倡積極和建設性的心態,專注於你可以控制的事情,然後採取明智的行動。

 

如果你正在努力應對批評,請試想你是否希望人們專注於你的工作並發表評論,還是希望沒有人知道你所做的事情。關鍵是要專注於內容,並探索是否有任何有效的觀點可以納入你未來的行動中,你將會從中受益。

 

Winner Lee

人生教練,導師,作者

原文在2024104日發表於LinkedIn

https://lnkd.in/ek-A2cHR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