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專業旅程:成長與挑戰

作者在 Canva 中創作


自我發現之旅

我的金融職涯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 它揭示了我的強項、面對挑戰的勇氣以及克服障礙的韌力。我希望與大家分享我的經驗、智慧和見解。

 

擁抱機會

我喜歡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新加坡投資銀行 Prime East Securities 擔任研究助理。我於 1994 年加入該公司,在這之前,我在一家金融數據提供商 Bridge Information System 工作了 11 個月。在Prime East期間,我發現自己的學術背景不夠,因此,我和丈夫(當時我的男朋友)決定在1995年至1997年間往英國深造以獲得額外的學歷。我們就讀了統計和運籌學(榮譽)理學士學位的最後一年,然後在 1997 年在蘭卡斯特大學 Lancaster University獲得了金融碩士學位。

 

當我們回到香港時,亞洲金融風暴對金融業造成了負面影響,導致許多人失業。我發出了 100 多封求職信,並獲得了二十多個面試機會,其中包括投資銀行、基金管理公司、顧問公司及保險公司。雖然,我有強烈的願望回到投資銀行,但我沒有被取錄,而只有宏利保險向我提供了一個市場研究的職位,我接受了聘請並工作了六個月,直到Prime East 的前老闆加入星展證券並招募我為數據分析員。

 

確定我的強項與興趣

當我在星展證券工作時,我主要負責中國和香港市場的宏觀和股票數據分析。我為研究主管、經濟師和七位產業分析師提供支援。我有機會寫兩份上市的分析報告,但我發現我的興趣並不是在於股票的基本分析。我確認了自己在數據分析方面的強項和興趣。一年半後,我的老闆離開了星展證券,加入了一家中國投資公司。於是,我也決定離開星展證券。

 

2000年初,法國巴黎銀行的亞太區策略師聘請了我擔任量化分析員,負責該地區的研究。對我來說,在最初的時候是一個挑戰,因為我們需要涵蓋日本以外的亞洲市場,而我對這些市場是沒有任何經驗的。我花了大約兩年時間及很大的決心來熟悉台灣、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菲律賓的宏觀經濟、資金流向和營利參數的分析。

 

敢於面對挑戰,承擔更多責任

2005年,當法國巴黎銀行成立亞洲對沖基金銷售團隊時,我決定加入該團隊,擔任衍生工具分析師。我的團隊也為我提供了往巴黎與全球衍生工具研究團隊學習兩週的機會,了解他們如何分析歐洲衍生工具市場,然後將其應用到亞洲。在累積了五年的宏觀策略和股票知識經驗後,我研究及制定了很多多空、一籃子、期權和波幅的投資策略給對沖基金、退休基金、家族辦公室和財富管理的客戶。

 

2005 年至到 2008 年雷曼危機前,亞洲股票市場非常強勁。我亦獲得不錯的職業和薪金晉升。我對研究充滿熱情,亦渴望迎接挑戰。當老闆要求我寫越南和巴基斯坦這兩個邊境市場 (frontier markets) 的研究報告時,儘管我對這兩個市場完全不懂,但我仍然盡我所能去研究、分析和發布投資報告。此外,由於日本對沖基金銷售團隊沒有衍生工具分析師的崗位,他們亦尋求我的協助撰寫日本衍生工具的研究報告。我接受了挑戰並涵蓋了更大的市場。額外的責任幫助我在亞洲(日本除外)和日本的衍生工具研究領域獲得了優異的排名。有一次,一位日本衍生工具交易的主管到香港辦公室拜訪我時,驚訝地發現我是一個人工作,而不是他最初想像的是一個三人的團隊。

 

探索外面的機會

2007年,當市場蓬勃發展時,一家美國投資銀行向我提供了一個股票衍生工具策略師的職位。為了不讓我離開,我的公司將我晉升為量化研究的主管,並提供了不錯的加薪。我的大老闆告訴我,他問了各個銷售及交易的主管,公司是否應該留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很快回答說「應該」。他告訴我「好運」其實不是運氣,而是做了很多對的事情。我明白我的工作態度、對衍生工具研究的能力以及在公司內外的認可終於得到了回報。我的態度和努力工作使我成為公司中有價值且不可缺少的員工。

 

在工作場所建立融洽的關係並對批評採取積極的態度

我鍛鍊了很強的人際交往能力,與大多數同事進行了良好的協調和合作。除了提供幫助和支持之外,我還以友善和尊重的態度對待他人。謙虛是我的特質;我對不同的意見和觀點表現出開放的態度,並對於建設性的批評保持正面的態度。另一方面,我承認並不是每個人都欣賞我的工作和能力,這也是正常的。我們的團隊仍然偶爾受到評擊或破壞性的批評,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其中一個批評是我的英語不是母語。我承認這是我在一家國際公司的弱點,但我仍決心在提供高質素研究的同時並努力改進我的英語水平。

 

我的挑戰和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在我從事衍生工具部門的職業生涯中,我的女兒和兒子分別於 2005 年和 2010 年出生。要做到高質素的工作表現並同時照顧兩個幼小的孩子對我來說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2008年到2011年間,我的團隊逐漸增加了另外三位衍生工具分析員,以支援我制定各種投資策略。不幸的是,雷曼危機之後,由於更多的監管,我們的行業一直在掙扎,我們偶爾也會面對一些重組。 2011年,大約在一年之內,因為要削減成本,我們的團隊失去了兩名隊友。管理階層決定提拔那位幫助我們銷售衍生工具策略的同事來領導團隊,這對我來說意味著降職,我感到相當沮喪。然而,作為一個積極的人,我告訴自己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不快樂上,而是要專注於我能做的事情。

 

確實,我知道我的大老闆在薪酬方面對我不錯,我相信管理階層也不是不喜歡我。我將其視為職業生涯的鞏固階段,因我在過去幾年至雷曼風暴之前事業迅速飆升。儘管我失去了團隊主管的職位,但我仍然可以專注於我的亞洲股票和衍生工具策略師的角色。事實上,我熱衷於研究和撰寫投資策略,而不是成為管理層。我仍以建設性的態度應對這項挑戰,透過閱讀擴闊知識、拓展視野、調整正確的心態。我決心寫出好的主題和季度策略報告來贏得銷售員及客戶的認可。同時,這使我能夠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並照顧我的孩子。我的老闆需要經常出差,週末參加管理層的活動,並處理許多令人沮喪的批評和辦公室政治。我承認了這個轉變的優點和缺點及失去與收穫。

 

適應能力強,應對變化

在金融業,我們總是會遇到一波又一波的變化或重組。在投資銀行,高管每隔幾年就會更換一次,隨之而來的是其層級結構的改變。我們需要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才能應付無盡的變化,迎接新的挑戰。

 

在法國巴黎銀行工作的 17 年裡,我與五位直屬老闆、三位全球主管和許多同事共事。每次當我的直屬老闆發生變動時,我都需要努力了解他們的管理風格、要求和期望,並要從新建立互信。持續的溝通對於了解他們的困難和不斷變化的需求非常重要。我的首要任務是努力完成高質素的工作並提供支援以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過去,在我的職涯發展過程中,我認為態度是推動成功的最關鍵的引擎。正確的態度包括謙遜、自信、開放思想、協作、決心、觀點、個人成長、責任感 等。其實,我沒有錯,但後來在教練過程中我了解到更多關於影響心態(內在)便能驅動態度和行為(外在)的機制。

 

我金融職涯的最後階段

2017年初,當我們的團隊隸屬於全球市場部時,我們開始協調亞洲經濟師和跨資產分析師進行跨資產研究; 不幸的是,我們突然要面對戲劇性的重組,固所有努力都白費了,我被告知高層決定將我調到合規團隊,我感到震驚和沮喪,但我花了一個週末決定繼續前進。我的計劃是,如果我找不到任何我想做的崗位,我便離開。兩週後,整個亞洲經濟分析師團隊 (四位經濟師) 都被解雇了,而我的老闆也換了崗位,負責監督一個大數據的項目。我感謝自己在過去幾年裡閱讀了有關正向心理學的書籍,所以我能輕鬆地應對這項挑戰。

 

當我回顧我的金融職業生涯時,我感到很幸運,因為我喜歡研究、分析和寫作。憑藉我的努力和蓬勃的行業發展,我很幸運能夠在公司晉升。我很感謝所有以前老闆給我機會及在職業生涯給我的指導,以及幫助和支持我的人。我還遇到了許多聰明、有鼓勵性、善良的人;我仍然與一些人保持著聯絡。即使是那些不容易共事的人也為我帶來了新的視角,拓展了我的視野及幫助我磨練了人際溝通能力。我到過法國巴黎銀行在紐約、倫敦、巴黎、悉尼、東京和新加坡的辦公室拜訪或工作。我也去了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英國、荷蘭、加拿大和美國會見客戶,很高興知道有些客戶關注我的研究及有些也會討論我們的季度策略。我對這些寶貴的經歷感到感激。

 

作為一個踏實、專注於成長的人,二十年來對知識、經驗、智慧的累積增強了我的自信。我從一個自卑的貧窮孩子和年輕人成長為一個自信的終身學習者。不用擔心我的未來,我很興奮地去探索我的人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而我會順其自然的。

 

由於我喜歡學習新事物,在金融領域工作了二十年,我在金融領域並沒有找到很多令我興奮的學習視角,我決定走出自己的舒適區,追求一些全新的東西,這就是我如何萌生成為人生教練和博客的想法。我明白,結束某件事意味住另一件事的開始。之後,我接受了進一步的挑戰,搬到了劍橋,創辦了一家銷售玻璃產品的公司,及後再自我實現為人生教練和作者。

 

給年輕一代的建議

我認為年輕人職業道路上的第一步應該是確定自己的強項和興趣。第二步應該是如何將確定的強項運用在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生涯中。我觀察到,那些在企業成功晉升的人通常都有一些突出的特質,但他們可能不需要每一樣東西都擅長。因為發揮一個人的強項可以為他們帶來最佳的表現。

 

當年輕一代有機會與高層和中階管理人員一起工作時,他們可以從聯繫中受益。我主張展現你的能力和適應力,因為這會讓你受到關注並獲得長期的回報。不要傲慢和急進,而是給關係多些時間發展。一旦建立了融洽的關係,就可以輕鬆地約他們去喝咖啡或吃午餐。這將會是你尋求「導師」建議的機會,也可以讓他們分享知識、經驗和觀點。這些互動將轉化為更好的辦公室氛圍。

 

必須培養積極的心態,努力做出卓越的成績,建立內部和外部網絡,培養耐心和毅力。打下結實的基礎對於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在事業之外,更不要忘記享受進步的過程、追求健康、與親人共度時光。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金錢獎勵並不是我的主要目標。滿足感、做出正確的市場策略的自豪感、同事和客戶的認可、職業生涯的成長和進步、以及變得更有能力的感覺是我的動力。對於自己的智識的進步及人際關係發展感到滿意也是重要因素。我專注於我可以控制的範圍。

 

擁抱變化和挑戰

我希望鼓勵每個人在挑戰的情況下保持積極和建設性的態度。將挑戰視為學習,抓緊機會學習和成長、增強韌性、探索和修改應對和克服障礙的策略。

 

Winner Lee

人生教練、導師、作者


原文在202467日發表於LinkedIn

留言